新區十年 | 向實向新向高,挺起產業脊梁
▲6月10日,在新區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“海葵一號”完成海上安裝
6月11日下午,西海岸新區舉行“奮進西海岸”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新聞發布會。獲批設立十年來,西海岸新區聚焦國家賦予的戰略使命任務,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,堅持陸海統籌、創新驅動,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深化新舊動能轉換,努力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,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,連續五年榮膺“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區”。
優化產業結構
綜合實力顯著提升
產業是發展的基礎,是經濟的命脈。西海岸新區堅持將實體經濟作為立區之本,堅定不移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,加力推進新型工業化,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,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石。
十年間,新區地區生產總值接連跨越3000億元、4000億元、5000億元臺階,經濟實力超越省內10個地市,穩居國家級新區前三強。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9.0%、47.4%、178.9%,三次產業占GDP比重由2.6:48.8:48.6優化到1.9:34.0:64.1,第三產業成為支撐西海岸新區經濟的第一大產業。
具體來看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13.5億元增長到1429億元,增長245.6%;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294.5億元增長到3604億元,增長178.4%;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.07萬元增長到5.91萬元,增長92.6%;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72.1%提升到83.5%,西海岸新區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。
加快轉型升級
新興產業蔚然成勢
西海岸新區聚焦“5+5+7”重點產業鏈,推動延鏈補鏈強鏈,加快產業集聚集群。高端化工新材料、智能家電、船舶海工、汽車、智能制造裝備及精密儀器儀表產業鏈等五大優勢產業產值突破3600億元,先進高分子材料等7個產業入選省“十強”產業“雁陣形”集群。京東方、富士康高端封測等一批優質項目陸續投產,“芯屏”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,填補了青島、山東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方面的空白。華大醫療健康、輕型渦輪動力、蔚藍空間飛行器、寰宇航天裝備等一批高技術項目落地,空天信息、基因技術等未來產業重點企業數量占全市的43%,為新區未來發展積蓄充足動能。
戰略新興產業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。西海岸新區聚焦戰略新興產業,規劃布局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、綠色低碳新材料、氫能4個市級專業園區,突出“一園一業”,推動集群化發展,專業園區建設工作有序推進。2023年“四新”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2.6%。
激發創新活力
推動產業能級躍升
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。西海岸新區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,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,推動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。
“仲華”熱物理試驗裝置成為“十四五”期間全國首個開工的大科學裝置;空天動力、海洋生態系統、深海數字孿生等重大科技項目加速布局,獲批深層油氣、海洋食品加工與安全控制等8個全國重點實驗室,國字號創新平臺從22家增長至88家,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從5.2件增長至85件;2023年技術合同交易額由8.76億元增長到194.4億元,獲評全省首批科技創新強區。創新校城融合發展機制,設立高校校長基金,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等10所高校建成啟用、駐區高校達21所,在校生從12.7萬人增長到21.2萬人,人才總量從34萬人增長至84萬人。
推進經略海洋
培育壯大海洋產業
肩負“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,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”的國家使命,西海岸新區以“新”提速、以“新”提質,縱深推進經略海洋。
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.9%,2023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974.5億元,占GDP比重39.5%,占全市海洋生產總值比重超40%。強勢推進船舶海工、海洋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;海洋石油工程獲批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,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、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養殖工船、世界最大的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、世界最大噸位“海上石油工廠”等大國重器從西海岸走向世界;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16處,建成總面積553.6平方公里的首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,驗證了國內三文魚全周期養殖可行性;建成全球最大的海洋基因庫、最大的海藻酸鹽生產基地,國內首個免疫抗腫瘤海洋藥物BG136進入臨床試驗,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整體搬遷至西海岸新區。
數實深度融合
產業升級厚積薄發
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、提升產業競爭力、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引擎。西海岸新區著力做大數字經濟,積極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通過數轉智改,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。
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收入達775億元,獲評中國新型智慧城市五十強區和省數字經濟“晨星工廠”試點區。累計認定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230個,卡奧斯賦能的海爾中央空調和冰箱互聯工廠入選全球“燈塔工廠”,中加特入選“全國十大5G全連接工廠試點示范”,開放工業賦能場景近千個。累計建成5G基站10899處,全國首個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啟用。全省首家經地方金融監督部門批準的大數據交易中心運營,全省首個超大型A級標準數據中心啟用,中國電信云計算基地獲評4A級省級新型數據中心。建設唐島灣數字人民幣一條街,打造數字人民幣試點特色場景。
優化營商環境
提升產業發展活力
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西海岸新區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列為“一號改革工程”,將營商環境優化、政府職能轉變、服務企業發展、涉企惠企政策等納入全區一盤棋,一體化協同推進。
連續五年發起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,清單化提出1200多項攻堅任務,形成“模擬審批”“法律超市”等326項可復制推廣的創新舉措,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獲優秀等次。出臺穩工業8條、大學生留區就業創業15條、促進個轉企21條等一系列惠企政策,“免申即享”政策拓展至33項、兌現資金1.2億元。推進政務服務“全省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,“云牽手”聯盟成員覆蓋25個省區超500家政務服務單位,獲批國家政務數據直達基層建設試點。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通過驗收,開通全省首個區縣級的國家商標窗口,獲批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;全省首推行業信用評價最高等級企業免投標擔保,為3431家次企業釋放流動資金11.3億元。市場主體從10萬戶增長到44.5萬戶、平均每天增加近百戶,上市企業從8家增加至19家、占青島市總量的41%。
十年奮斗譜華章,乘風破浪正當時。站在新的發展起點,西海岸新區將著眼國家戰略需求,加快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引領區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、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,在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、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再加力再升級,不斷展現新擔當新作為。